1966年至1976年,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,这十年间,各地的造反派人马不断对地方权力机构进行冲击,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。以1967年1月为例,王洪文等造反派的策划引发了著名的“一月风暴”正规炒股平台有哪些,这一事件使得上海市委的权力被迅速夺走,不久后,上海市革命委员会(以下简称上海革委会)应运而生,标志着新的政治格局的形成。
伴随着上海市革委会的成立,各地的革委会也陆续成立,贵州省则是较早成立革委会的省份之一。这一现象的背后有着不容忽视的因素,时任贵州省军区副政委的李再含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。他以极大的勇气和决心主动“夺权”,同时也是军队干部中首位担任革委会重要职务的人。那么,李再含的身世和经历有什么独特之处?他的命运又是如何的呢?
展开剩余69%李再含生于1919年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他投身革命并从陕北公学开始学习。毕业后,他长期在太行军区活跃,主要负责宣传和组织工作,亲历了抗日战争的胜利。解放战争时期,他跟随第二野战军南下西南,为该地区的解放付出了诸多努力,亲眼见证了西南地区的解放进程。
新中国成立后,李再含继续留在西南,担任云南军区干部教导团政委等职务。到了1962年,他被调任到贵州,担任贵州省军区副政委。在这个时期,李再含经历了十年特殊时期,值得一提的是,在运动初期,他表现得异常积极,成为军队中较早介入这场运动的干部之一。
当时,贵州省内出现了多个“造反派”组织,他们在各地群起而动,武斗不休,导致地方局势混乱不堪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贵州省委的干部们对于公开表态感到十分忐忑,生怕冒犯到另外一派的群众组织。然而,李再含作为军队干部,几乎不会遭受造反派的直接冲击,这让他在那个动荡的时期显得格外活跃。他不断向中央发送电报,汇报贵州的动向,批评省委的种种做法,这使得他迅速崭露头角并获得重用。
1967年2月,贵州省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,取代了原有的贵州省人民委员会,成为该省的最高行政机构。而李再含因表现突出,被任命为贵州省革委会主任,成为贵州地方工作的“一把手”。
然而,通过“夺权”上位的李再含,面临着领导能力的严峻考验,这期间发生了不少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。例如,在某个会议上,大家高呼着“祝毛主席万寿无疆,林副主席永远健康”的口号,而贵州的方针则独特地加了一句:“李再含比较健康”。
随着权力的不断增强,李再含在执掌大权的过程中也犯下了很多错误,尤其是在他主政贵州期间,参与了对多位优秀革命干部的迫害。比如,1968年2月,在李再含的批准下,贵州省委的六位高层领导和贵阳市的一些干部被认定为“叛徒”与“特嫌”,此外还有38名厅局级干部和101名处级干部被关押和批斗。这些人中不乏在土地革命时期就开始工作的优秀干部,令人痛心的是,在李再含的指示下,他们遭遇了不公正的迫害,直到十年特殊时期结束后,这些冤屈才得以平反。
李再含的施政举动引起了上级的关注,1971年,他被撤销了一切职务,从此与政治舞台渐行渐远。晚年的他主要生活在大连,最终因病于1975年去世,享年56岁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